【國內旅客】藍眼淚馬祖3日~經典南北竿、大坵島、夜間坑道搖櫓藍眼淚

NT$12,900

價格已含車資、保險、餐點、導覽、機票。

$12,900 為兩人一室價格。

※請勿直接下單,欲報名請洽下方電話。

來電報名//易飛網旅行社 02-77250800。

描述

【特色景點介紹】

馬港天后宮

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區香火最鼎盛也最氣派的廟宇,又稱為馬港天后宮,柱頭使用四千多塊斗形木塊,根據文獻資料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已經興建,大約每20年修繕一次,現今廟宇為2002年新建,為宮殿式建築,氣宇恢弘、整體莊嚴,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,龍柱石刻、浮雕門神等裝飾手法華麗而講究,天后宮中供桌前方的石棺,相傳便是媽祖娘娘聖體奉安的處所。
每年媽祖農曆生日時,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及繞境活動,當晚燈火通明,鞭炮聲不絕於耳,廟會氣氛濃厚,是當地一大盛事。2009年3月,馬祖籍畫家及登山家李小石,帶著媽祖金身爬上喜馬拉雅山,讓祂成為第一尊登上聖母峰的神明,該尊金身現在正供奉在馬祖境天后宮,供信眾參拜。
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方的守護神,也是島上居民的信仰中心,廟裡香火鼎盛,來南竿可別忘記來此上香求平安喔!

媽祖巨神像

在馬祖境天后宮的右側山上有一座媽祖巨神像,落成於2009年10月,從提案到正式落成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,代表著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,本處也特別規劃「媽祖宗教文化園區」,從馬港境天后宮沿著祈福步道往巨神像前行,沿途石雕故事訴說媽祖昇天成聖的緣由,觀景平台則朝向媽祖故鄉的方向瞭望海景,祈願四海平安。
媽祖巨神像由365塊花崗岩為主結構雕琢而成,象徵著「365日、日日平安」,佇立在鄰近海岸的山丘上,看起來更是雄偉,法相慈悲,令人讚嘆;巨神像周邊,陳列由十二幅雕塑組成,述說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;神像前的瞭望台遠觀似艘船,從遠處望向媽祖巨神像,就像媽祖乘著一艘船在海上航行,庇佑著當地居民。
馬祖因『媽祖』而得名,是島上民眾的信仰中心,信仰者眾多,香火鼎盛。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,她便投海救父,卻不幸遭惡浪吞噬,屍身漂至村內澳口,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,民眾為感其孝心,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。
媽祖巨神像的高度28.8公尺,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石雕媽祖神像。

北海坑道(日間走坑道+夜間搖櫓藍眼淚)

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,為一深入山腹,貫穿岩壁,呈「井」字形交錯的水道,水道高18公尺,寬10公尺,長640公尺,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,退潮時為4公尺,步道全長700公尺,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,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,在退潮時才能進入。
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,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,共出動2個師、3個步兵營、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,不分晝夜輪流施工,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。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,除了用炸藥爆破外,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,不少官兵因而犧牲,工程之艱鉅、氣勢之壯闊,堪稱鬼斧神工之作。在過去戰雲密佈的年代,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著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;今日當人們走進深邃的坑道中,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、幽暗浮動的倒影,都讓遊客不自覺地發出陣陣讚嘆。
近年來,由於「藍眼淚」的發現,再加上據點坑道口少有光害,南竿藍眼淚的追淚熱點之一就在北海坑道,搭乘搖櫓船,慢慢搖入坑道內,尋覓散發細微光芒的光暈,是值得一探的體驗。

【特色景點介紹】

大坵島

有「梅花鹿島」之稱的大坵島位於北竿北方,與高登島為鄰,需要搭乘島際交通船隻才能前往,昔日曾經有居民居住及軍隊駐守,最風光的時候島上也多達三百多人在此居住,後來因時代變遷、人口外移至南、北竿居住,大坵島就變成了一座無人島,現今是馬祖唯一可以登島遊覽的無人島。
這裡有長約400-500公尺的大坵生態步道,漫步在這條步道上可以看見各種百般萌態的梅花鹿,還有軍事設施場景,除了梅花鹿外,夏天還有機會看到飛翔的燕鷗,來馬祖時不妨順道來一趟大坵島,極具特色的生態環境,令人永生難忘。

橋仔村

橋仔漁村,位於北竿西北方的一座小村落,就在壁山山陰北向傾斜的山谷內,谷地歷經雨水切割形成山溝縱橫,村落境內小橋隨處可見,馬祖方言「仔」即為「小」,因此名為「橋仔」。橋仔聚落昔日富漁鹽之利,曾做為對大陸商業的轉運港,客舟商旅往來期間,人口超過千人,當時可說是北竿第一大村。
橋仔的屋舍同樣保存了傳統閩東建築特色,也是全馬祖廟宇最多的聚落,有「廟村」之稱,但在人口大量外移後,風光不再,除了現在居民極少,更形成了「神比人多」的有趣現象;到此可以欣賞馬祖傳統廟宇的美麗特徵,紅牆綠瓦,以及如火焰般燃燒的封火山牆,村內中心點更可見「三廟一體」特殊景象。

芹壁村

芹壁是馬祖列島中保存馬祖傳統閩東建築最完整、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,深受國內外建築、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。早年村民以捕蝦皮為生,70年代漁業沒落,居民大多外遷謀生,原本因人口外移而留下的空屋群,在政府有計畫的修繕下,轉變為民宿以及藝文空間等,讓一座座石頭屋回復昔日多樣化的風貌,穿梭在蜿蜒的山城中,不難發現房屋上斑駁褪色的各種特色標語,彷彿墜入了時光迴廊,如今遊客看在眼裡,不由得莞爾一笑。
倚著山壁建造的芹壁聚落,背山面海,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,層層相疊、錯落有致,主要分成北面山、南面山、中路等區,清末時期為福建長樂鶴上陳氏家族開發,屋舍多為當地花崗石建築,其間工法最細緻的一棟民宅,為戰爭時期「和平救國軍」北竿部隊主任陳忠平所築建的「海盜屋」,除了門面立牆採用高級的青白石,也是芹壁村唯一一棟屋頂刻有石獅的房屋,再加上地勢居高臨下,十分氣派。
漫步在石頭屋的巷弄間,隨處都能看見蔚藍海洋,每轉個彎都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、各自精采,不妨挑間咖啡廳,凝望海洋與島嶼,伴隨陣陣浪濤聲,享受眼前的愜意美好。

北竿遊客中心

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,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村大街上的北竿遊客中心,走入遊客中心,有著琳瑯滿目的旅遊文宣資訊,提供多種旅遊諮詢與影片播放、解說導覽服務,讓遊客能快速補充北竿觀光資訊,是北竿行旅的第一站首選。

【特色景點介紹】

福山照壁(枕戈待旦)

如果說金門太武山上的「毋忘在莒」是金門的精神標竿,那南竿福山照壁上的「枕戈待旦」無疑代表了馬祖的戰地精神。當臺馬之星、新臺馬輪緩緩駛進馬祖福澳港,倚著船桅從海上遠眺,正紅色的「枕戈待旦」四個大字總會映入眼簾,巍巍聳立在南竿的福清嶺上,雄偉壯觀、氣勢磅礡;這座照壁位於福澳村西南方山頭上的公園內,是棟地下二樓、地上五樓的長方體建築物,遠遠看是白底紅字非常醒目,照壁前方書寫著「枕戈待旦」,照壁後方則是寫著這四個大字的由來。
若要從福澳港前往枕戈待旦紀念公園,遠遠的就會先看到紀念公園下方的蔣公銅像,長長的樓梯相互交錯,喜歡健行的朋友不妨拾階而上,一邊欣賞大海景致,若不想爬樓梯也可以選擇開車順著指標向上前行,一樣能到達園區展望台;觀景平台視野遼闊,登高俯瞰,眺望福澳港全景,整個南竿北方海岸風情盡收眼底,別有一番風情。

馬祖酒廠

馬祖酒廠位於復興村口的牛角嶺下,使用甘美清冽的泉水,所釀出的佳釀盛名遠播,尤其以大麴、高梁、陳年老酒最為得名,儼然成為馬祖特產代表。
酒廠大門牆邊排列著整齊的酒甕群,氣勢壯闊,門口掛著「開罈香百里,洗甕醉千家」對聯,熱情迎接訪客入內品酒,入口處的展示廳陳列著各式美酒,除了展出馬祖酒廠歷代出產的紀念酒、現在已絕版的藥酒等珍貴酒類,遊客還能透過影片介紹、實物展示早期居民製酒用的鐵鍋、竹篩、古甕等,來了解馬祖酒廠的今昔。
若來到了馬祖南竿不妨走一趟馬祖酒廠展示廳,品讀馬祖製酒史,喜好杯中物的遊客更不能錯過!

八八坑道

打開了八八坑道的大門,就像是開啟了一段窖藏的祕辛,坑道口兩旁擺著滿滿酒甕、上方有著大大的「八八坑道」四個字,走進坑道,內部可是相當涼爽,長年維持在攝氏16-19度,恆溫又穩定的環境,讓存放的老酒有一定品質,是絕佳的儲藏酒窖,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所構成,而坑道所在,就位於馬祖酒廠斜前方不遠處。
相傳八八坑道原為居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,在軍方進駐馬祖後,加以鑿高、挖深與強固,闢為戰車坑道,全長273公尺(包含副坑道長度),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,正向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,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;於1974年完工,施工期歷時約10年,由於落成之日適逢蔣公88歲誕辰,因此命名為「八八坑道」。
戰地政務解除後,馬祖酒廠即利用此坑道窖藏美酒,所出品的高粱酒便以「八八坑道」為名,不僅成為馬祖酒的一大特色,也打響了馬祖酒的知名度;目前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,次通道為高粱酒系酒槽區,老酒儲存區放置的陳年老酒因停產之故,現存均為十五年以上,存量賣完即停,更顯其珍貴,坑道內酒香四溢,置身其中不禁令人微醺。

使用說明

  1. 訂購完畢將由專人聯繫為您服務。
  2. 若有未盡事宜,依易飛網旅行社公告為準。
  • 退票說明:
  1. 遊程退票規則,參照易飛網旅行社公告為準。
  2. 相關購票及退票問題請於上班時間(周一至周五10:00至17:00)電洽聯想國際行銷有限公司 02-2521-1515